閱讀提示
  公租房是政府為解決低收入群體居住問題而推出的政策性保障型住房,各地都下了很大力氣。但是,從各地建設情況看,一些公租房小區的入住率不高,與此同時,申請入住公租房不容易,很多人想住卻住不上。公租房建設為啥遭遇尷尬?提供讓人們滿意的公租房,還要解決哪些問題?近日,我們走進一些城市的公租房小區,採訪了部分住戶,從今日起推出系列報道“關註公租房”,從幾個不同角度試析目前公租房存在的問題,反映群眾對公租房的實際期望。 
  位置偏遠,交通不便
  先坐公交車,再換乘地鐵,每天上下班路上花費的時間將近3小時
  ——北京 劉源
  北京市蘇家坨公租房小區,位於海澱區北六環外聶各莊東路北側,是北京比較早的公租房項目,從投入使用至今已經有三個多年頭。
  我們走訪了該公租房小區。從地鐵1號線國貿站出發,換乘地鐵4號線在西苑站下車,再換乘968路公交車,經過28站才能到達公租房小區所在的前沙澗村,即便不計算乘坐地鐵時間,也花費了近2個小時。
  走進小區,冷冷清清,小區入住率似乎並不高。小區租戶劉源印證了這一猜測:“目前小區的入住率1/3左右,很多房子都沒有人住。”
  “入住率不高的最主要原因還是位置偏遠,交通不方便。”劉源說,他在西直門附近一家公司工作,每天趕早搭通勤班車,在西二旗換地鐵去上班。每天上下班路上的時間需要將近3個小時。
  劉源說,雖然公租房小區步行5分鐘就到968公交總站,330、642、919等公交車在小區附近也都有站點,為了方便小區租戶上班,早、晚高峰時間開行有通勤班車,終點站在地鐵13號線西二旗站,但小區的位置實在太偏,上下班路上耗費精力太多。
  公租房小區主要有兩種典型戶型,一種是二居室,一種是大開間式的一居室,很多人稱之為“零居室”。劉源租住了一套二居室,和從老家來的父母住在一起。小區里的很多租戶都和劉源一樣,一家三代人住在一起。
  “如果不是要把父母接過來幫忙看孩子,需要多一個房間住人,我根本不會考慮租這麼偏遠的公租房。”劉源說,由於每天上下班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有時候甚至感覺公租房節省下的租金有些不值得。
  除了位置偏遠,配套滯後也是小區入住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小區教育配套、醫院配套都有,但是商業配套沒跟上,”劉源說,小區附近沒有像樣的商場、超市,家裡人外出吃頓飯,都要坐車去幾公裡外的地方。
  “如果公租房建了沒人住,老百姓就得不到真正的實惠。”劉源說,公租房是民生和民心工程,在建設時適當考慮入住的便利性,可以大大提高入住居民的幸福指數,也是防止公租房變成空租房的最好辦法。
  質量不高,費用不低
  牆體開裂、採光不佳、地板橫檔間隙大,公租房質量問題讓住戶不放心
  ——上海 俞蘭
  “哪怕多花些錢,明年我們也不想續租這邊的公租房住了!” 談起現在所居住的公租房,上海市楊浦區居民俞蘭有很多話要說。
  俞蘭老家在浙江紹興,目前在上海一所大學附近經營一家水吧。大學附近的房租不低,為了節省租金,她試著遞交了租賃公租房的申請。填材料、交證明,費了不少工夫,終於在新江灣一個公租房小區租到了一間60多平方米的公租房。
  簽訂合同的時候俞蘭發現,公租房小區的租房合同一簽就是2年,房租共計將近7萬元。這個價格和附近的二手房相比,並沒有明顯的優勢。“儘管如此,想想來上海這麼多年,終於可以住進新樓,就把合同簽了下來。”俞蘭說。
  然而,住進新房不足一年,房子的質量問題接踵而至,讓俞蘭的心情跌落谷底。
  俞蘭和丈夫去年6月搬進公租房,那時正趕上梅雨季,由於屋子返潮,牆壁瓷磚上都是水。“剛住進來沒幾天的一天夜裡,我和丈夫睡得正熟,衛生間里突然‘啪’的一聲把我們驚醒,跑下床一看,發現裡面的瓷磚掉了好幾塊。”俞蘭說,到了10月初,上海再次進入雨季,牆面出現開裂,現在每個房間至少都有四五處裂痕。
  看著裂痕越來越明顯,俞蘭決定找物業問個究竟,看看能否有好的辦法把問題解決。到了物業才知道,她在報修的住戶裡面已經排到了近100號。無奈,俞蘭只能自掏腰包,買了抗潮的塗料重新粉刷一遍。
  到了冬天,房間的採光又暴露出新問題。“廳採光還不錯,但兩個卧室的陽臺是內嵌式,陽光完全照不進,我們連衣服和被子都曬不乾。”俞蘭說,後來小區的不少住戶索性到頂樓的曬台曬衣服和被子。
  沒想到,小區的物業公司沒多久就把曬台給拆了。物業表示,業主無權使用曬台,而高層住宅又不允許業主自行在屋外裝曬衣架。屋裡曬不乾,屋外不讓曬,問題到現在都沒解決。
  房子的問題還不止這些:房間內鋪設的地板下橫檔間隙大、質量差,天氣一潮濕,整間屋子的地面就顯得高低不平;洗手間里,洗手池和便池用的是同一根管道,每當下班很多人用的時候,就會發出陣陣臭味;到了晚上做飯,廚房的煙道也有問題,整條樓道里都是油煙味,家家戶戶都得把油煙機開著吃完飯才能把味道排散……
  “如果公租房在租金上的優惠要以居住質量為代價,那寧可多交一點錢去租市場上的二手房。”俞蘭說,房子的最大用途就是居住,如果公租房連居住的基本舒適度都不能滿足,很多居民肯定不願再住了。
  申請不易,周期太長
  公租房分配公平性和及時性的矛盾,考驗著公租房管理者的智慧
  ——昆明 王岩
  從遞交申請到入住公租房,流程繁瑣耗時較長,成為不少公租房住戶反映的問題之一,也是造成一些公租房空置的原因之一。
  “幾年前我申請公租房小區,從填寫申請表到搬進公租房,前後花費了將近半年的時間。”雲南省昆明市某公租房小區的居民王岩說。
  對於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住房存在很大困難的居民來說,申請期的住宿就成了一個大難題。
  以昆明市五華區為例。前幾年,由於保障房完工量有限,為了工作便利,管理上採取分季度申請的方式,不少家庭錯過了一期,只能再等一個季度。
  更耗時的還有公示期。以前,五華區實行“三審三公示”制度,保障房申請人通過初審、覆審、終審的情況每次均進行15個工作日的公示,僅公示期就需45個工作日,算上節假日,光公示就要2個多月。
  如此一來,保障公租房分配的公平性和及時性遭遇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如何才能既提高效率,又保證公平,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
  今年8月,昆明市五華區專門出台《五華區保障性住房常態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對保障房申請程序進行了調整。相比原來每季度一次遞交申請,現在遞交申請已經實現常態化,隨時申請、每個社區都有申請窗口,還可以網上申請,等待的時間節省了不少。公示期也由原來的45個工作日縮短為7個工作日。
  “讓真正有需要的老百姓申請更方便,應該是公租房管理的目標之一,也是防止公租房變空租房的有效途徑。”王岩說。
  (文中採訪對象均為化名)  寇江澤 楊文明 滿家輝
(編輯:SN1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n35jngs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